Don’t miss our next event, taking place at the AI Action Summit in Paris. Register now, and watch live on February 10 as leading thinkers consider what effective AI governance demands.
To have unlimited access to our content including in-depth commentaries, book reviews, exclusive interviews, PS OnPoint and PS The Big Picture, please subscribe
In betting that the economic fallout from his sweeping new tariffs will be worth the gains in border security,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is gambling with America’s long-term influence and prosperity. In the future, more countries will have even stronger reasons to try to reduce their reliance on the United States.
thinks Donald Trump's trade policies will undermine the very goals they aim to achieve.
While America’s AI industry arguably needed shaking up, the news of a Chinese startup beating Big Tech at its own game raises some difficult questions. Fortunately, if US tech leaders and policymakers can take the right lessons from DeepSeek's success, we could all end up better for it.
considers what an apparent Chinese breakthrough means for the US tech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more broadly.
纽约——2013年,当克里姆林宫批评家阿列克谢·纳瓦尔尼面临虚假刑事指控时,我回忆起我的曾祖父苏联领导人尼基塔·赫鲁晓夫将俄罗斯比作面团的比喻 。“你把手伸进面团里,一直伸到底,但一旦抽出来,就只留下一个小洞。”之后,“就在你的眼前,”面团又恢复如初——“蓬松的一团海绵状的东西。”10多年后,纳瓦尔尼在北极一个偏远的劳改营中去世证明一切都从未改变过。
纳瓦尔尼去世的被戏称为“极地狼”的监狱尤以残忍而著称,是一座为暴力罪犯建造的冰冷的集中营。但反腐律师兼博客作者纳瓦尔尼却从未以暴力著称。2013年,他遭到捏造的 贪污指控,2021年,他被定罪的理由是违反假释规定、欺诈和藐视法庭。入狱期间,他因包括支持极端主义在内的虚假指控而累积了更多罪名。
当然,纳瓦尔尼的真正罪行是挑战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从领导2011年反对操纵议会选举的抗议活动到调查俄罗斯精英腐败,再到企图(在一次当局将其排除在外的总统选举中)推翻普京,纳瓦尔尼在长达近20年的反对普京及其圈内人的运动中可谓毫不留情。诸多法律诉讼均为斯大林式的作秀审判——目的是在制造正义幻觉的同时,让一位高调批评人士远离选举和荧屏。但尽管斯大林时代的审判随意运用死刑(和集中营),但针对纳瓦尔尼的任何案件,无论捏造到何种地步,至少都从未认定过他适用死刑。
俄罗斯狱管局称,尽管医护人员尽了最大的努力,但纳瓦尔尼仍然在一次散步后失去了意识且无法苏醒。但纳瓦尔尼在前一天出席在线法庭审判时,亦或再前一天接受律师探望时,似乎都并未表现出“任何不适”。这并不是说,纳瓦尔尼之死就一定是由普京本人下令的直接打击;极地狼的生活足以摧毁任何人的健康。但无论直接亦或间接,是普京害死了纳瓦尔尼。
这甚至都不是首次尝试。2020年夏,纳瓦尔尼曾发生过苏联制造的神经毒气诺维乔克中毒,并被空运到柏林治疗恢复。他明知返回俄罗斯可能意味着更多政治迫害,就像尤科斯前首席执行官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和朋克摇滚煽动者造反猫咪( Pussy Riot)。他甚至明知自己可能会最终被害,就像鲍里斯·涅姆佐夫、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娅和无数其他人。但他仍选择回到俄罗斯继续对抗普京。
纳瓦尔尼一到莫斯科就立即被捕, 随之引发了数以万计的俄罗斯民众走上街头要求释放他的抗议活动,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仅仅是强化了克里姆林宫对他是必须要消除的威胁的认定。随后的作秀审判中,政府当局甚至都不敢对他指明道姓,称之为“德国病人。”这就像生活在哈利·波特的世界,令人恐惧的伏地魔在那里被称为“不可指名道姓的人。”
PS Events: AI Action Summit 2025
Don’t miss our next event, taking place at the AI Action Summit in Paris. Register now, and watch live on February 10 as leading thinkers consider what effective AI governance demands.
Register Now
2013年,当我撰写有关纳瓦尔尼作秀审判的文章时,我曾认为虽然非常缓慢,但俄罗斯或许一直在进步之中。但我当时根本不知道,这段时期后来会作为“柔和的素食时代”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独立媒体遭到镇压但却并未封禁,公众抗议遭到惩罚但却并未被判长期监禁,而且,像纳瓦尔尼那样高调的克里姆林宫的敌人可以继续经营反腐败基金会并大声疾呼反对不公。但自俄罗斯2022年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克里姆林宫开始吃人。
自入侵以来,仅因“抹黑俄罗斯武装部队”就有近300起案件被提起诉讼。如今,你只需 背诵一首反战诗就可以引发自己的审判秀。暴君的悲剧是,战斗从没有结束的时候。政权提起的审判秀越多,就需要更多的审判秀才能让人们屈服。民众承受的镇压越多,就需要越多镇压才能避免反弹。流血越多,需要流的血就越多。
对普京这样的威权主义者而言,永远不可能有到达终点的时候。他今天必须掌权,明天,一切也不会改变。因此,合理的假设是,在下个月俄罗斯举行下一届虚假的总统大选之前,普京对异见人事的容忍度来到历史低点。
诚然,选举预计将会顺利进行,而纳瓦尔尼之死也可以说比他在狱中的任何声明都更受关注。谋杀仍有可能是间接的。但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2018年总统大选前两周俄英双重间谍谢尔盖·斯克里帕尔及其女尤利娅的中毒。两位受害者都并未对普京构成直接威胁,而他们的死却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大量负面关注。但普京需要传达的信息是,敌人要小心。
面团又重新填满了面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