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自莫斯科——与他在白宫的第一个任期不同,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似乎决心要兑现自己的许多竞选承诺。他的内阁提名——从任命亲克里姆林宫的图尔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担任国家情报局局长,到热衷于散播阴谋论的疫苗怀疑论者小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担任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长——证实了其扫荡美国各大机构及其所谓“内部敌人”的决心。其胜选演讲也表明他确实想要“终止战争”——从发生在乌克兰的那场开始。
Don’t miss our next event, taking place at the AI Action Summit in Paris. Register now, and watch live on February 10 as leading thinkers consider what effective AI governance demands.
To have unlimited access to our content including in-depth commentaries, book reviews, exclusive interviews, PS OnPoint and PS The Big Picture, please subscribe
In betting that the economic fallout from his sweeping new tariffs will be worth the gains in border security,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is gambling with America’s long-term influence and prosperity. In the future, more countries will have even stronger reasons to try to reduce their reliance on the United States.
thinks Donald Trump's trade policies will undermine the very goals they aim to achieve.
While America’s AI industry arguably needed shaking up, the news of a Chinese startup beating Big Tech at its own game raises some difficult questions. Fortunately, if US tech leaders and policymakers can take the right lessons from DeepSeek's success, we could all end up better for it.
considers what an apparent Chinese breakthrough means for the US tech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more broadly.
发自莫斯科——与他在白宫的第一个任期不同,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似乎决心要兑现自己的许多竞选承诺。他的内阁提名——从任命亲克里姆林宫的图尔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担任国家情报局局长,到热衷于散播阴谋论的疫苗怀疑论者小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担任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长——证实了其扫荡美国各大机构及其所谓“内部敌人”的决心。其胜选演讲也表明他确实想要“终止战争”——从发生在乌克兰的那场开始。
特朗普一直都声称将在就职后24小时内结束乌克兰战争。各界对特朗普所考虑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诸多猜测,而这些方案都绕不开一点:肢解乌克兰。倘若这就是和平的代价,那不妨让我们回顾一下那些领土被分割的惨痛历史。
很少有事件能造成如此持久的敌对状态,而能引发这般毁灭性暴力的事件则更少。18世纪末对波兰的三次分割或许是欧洲与特朗普的乌克兰愿景最为接近的事件。从1772年开始,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普鲁士王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夺取和吞并行动瓜分了波兰,将这个当时欧洲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从地图上抹去了。
这种征服行为自然会遭遇暴力反抗。在被占领期间波兰人不时展开游击战,并在1831年和1863年发动了大规模起义。抵抗运动一直持续到20世纪,以约瑟夫·毕苏斯基(Josef Piłsudski)在一战前的独立运动为领导,还伴随着各类恐怖行动。特别是对俄罗斯的仇恨一直持续至今,而克里姆林宫也应当为斯大林时代对波兰人民实施的暴力行为负责。
至于法国,由于1870-71年普法战争后德皇威廉一世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并入了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法国对德国怀恨在心长达数十年之久。两国直到20世纪50年代欧洲煤钢共同体(今日欧盟的前身)和北约逐步成立才达成了和解。
同样,英国分割爱尔兰,将其北部的阿尔斯特省作为联合王国一部分的举措引发了内战,以迈克尔·柯林斯(Michael Collins)为首的愿意割让北爱尔兰者与反对签订任何不给予爱尔兰完全独立条约的人爆发了冲突。这场野蛮的和平战争仅仅持续了两年,却给天主教和新教徒都留下了延绵不绝的恐怖经历,直到1998年在美国斡旋下达成《耶稣受难日协议》才得以终结。
PS Events: AI Action Summit 2025
Don’t miss our next event, taking place at the AI Action Summit in Paris. Register now, and watch live on February 10 as leading thinkers consider what effective AI governance demands.
Register Now
然而最残酷的分治行为发生在20世纪的亚洲。1932年日本帝国从中华民国手中夺取了满洲地区并建立了一个名为满洲国的傀儡国家。日本关东军在那里残酷统治了13年,包括奴役数百万人民、进行邪恶的医学实验以及大规模屠杀少数族裔,成为了纳粹东欧暴行的蓝本。中国对日本帝国野蛮占领的愤恨之深,以至于中国领导人至今仍以此为借口反对现代民主日本的各项政策。
然而就因分治而直接丧生的人数而言,发生在1947年英国人撤离后被一分为二(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印度和穆斯林占多数的巴基斯坦)的印度次大陆上的事件才是最惨烈的。分治引发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潮之一,涉及约1800万人,穆斯林前往巴基斯坦(包括今天的孟加拉国),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则奔赴印度。各类教派暴力——包括强奸、纵火和大规模屠杀——导致多达340万人死亡。
自英国实施分治后的77年间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了四次战争,最近一次是1999年的所谓卡吉尔战争(当时两国都手握核武器),而且目前还没有像法德两国那样实现历史性和解的迹象。
越南在1954年的分裂——北部由越南独立同盟会的共产主义者统治,南部则为越南共和国——同样带来了血腥后果。长达二十年的战争导致多达300万越南人死亡(值得留意的是越南人似乎并不怨恨美国这个在1975年撤军前损失了5.8万名士兵、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痛苦的国家。)
然后是1947-48年巴勒斯坦分割为一个独立犹太国家和一个独立阿拉伯国家的分治。联合国的这一决定引发了数十年的敌对、压迫、恐怖行动和战争,而且一直持续到至今。人们只需看看加沙的连片废墟就能看到分治带来的可怕后果。
那么乌克兰分治会带来什么后果呢?自2022年2月以来,乌克兰人民在捍卫领土完整的斗争中展现出了勇气和活力——这些品质无疑将有助于他们重建国家。但因此带来的巨大人命和经济损失使他们很难默然接受分治的想法。鉴于俄罗斯总统普京毫不掩饰他所谓乌克兰不仅是个“邻国”且“现代乌克兰完全是由俄罗斯创建的”、因此只应在俄罗斯的庇护下存在的理念,想让乌克兰人接受分治的想法是极其困难的。
在任何可能开展的未来和平谈判中,乌克兰人都认识到防止俄罗斯进一步伸手的最佳做法就是获取强有力的国际安全保障——即便无法立即加入北约。特朗普似乎对美国当前的这些安全承诺表示厌恶,但美国不提供此类保障的行为可能最终也不利于俄罗斯。
普京是在俄罗斯车臣共和国发生毁灭性战争和长期叛乱后上台的,其中就包括了车臣分裂分子在莫斯科和其他俄罗斯城市发动的恐怖袭击。乌克兰人已经在2022年承诺会对俄实施游击战。而这种风险在缺乏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只会增加。特朗普应该让克里姆林宫认识到进行公平谈判的必要性;否则分裂所带来的恐怖主义可能会降临俄罗斯头上,而且其规模可能会远大于当年车臣人的所作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