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in7_Pratik ChorgeHindustan Times via Getty Images_slum Pratik Chorge/Hindustan Times via Getty Images

疫情中的城市

伦敦——没有一个城市能躲过2019冠状病毒病的致命传播。但是,即使在同一个城市,病毒对不同的人群造成了不均衡的影响。当纽约市成为全球疫情爆发的中心时,曼哈顿市中心的感染率约为每10万人中的925人。相比之下,在皇后区每10万人则有4125人受感染。导致差距的原因很简单。纽约最富有的居民能享受一系列医疗服务,并在宽敞的多层建筑中远程工作。

在每个大城市,一个人的所在地深刻地塑造了他的命运。若乘坐地铁,曼哈顿和皇后区相距不到二十五分钟的路程,但他们之间的年收入中位数相差78000美元,相当惊人。再者,城市各行政区之间的预期寿命差异可能高达十年。世界大多数的大都市在收入、健康、教育和几乎所有衡量生活质量的指标上仍存在持续的不平等。冠状病毒将使这些差距进一步扩大。

在世界范围内,比起人口密集的城市,过度拥挤、被边缘化的社区在遏制病毒蔓延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建成区,比起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因素更是决定传染风险的关键因素。据估计,孟买700万贫民窟居民中有一半以上已受冠状病毒感染。在南非,约500万个家庭没有冰箱,只有46%的家庭有抽水马桶,三分之一的家庭与其他家庭共用厕所。因此,尽管采取了严厉的封锁措施,新感染病例激增的消息或许也见怪不怪。

冠状病毒大流行当前,受聘于非正规经济的城市居民尤其深受打击,因为他们多数从事低工资,且无法远程完成的工作。7月份,47%的美国大学毕业生能够远程办公,而未获得高中文凭的人中只有4%能够远程办公。这种情况肯定使纽约等城市的贫民深受其害,对达卡等城市的贫民来说更为不利。在达卡,超过80%的工人依赖非正规部门维持生计。发展组织孟加拉农村发展委员会报告称,在6月份,62%的日工资收入已经消失

正如我们在新书《未知领域》中所展示的那样,冠状病毒大流行正在加剧国家和城市之间以及内部多种形式的不平等,并促使人们对城市生活的未来进行根本性思考。大城市正承受着疫情带来的人力和经济代价,但最糟糕的时刻或许尚未到来。这也加剧了人们对大城市能否作为全球经济中心节点生存下去的担忧。

然而,尽管疫情严重影响了许多超级明星城市,一些推动经济发展的行业却表现出惊人的弹性。这或许有助于解释全球股市反弹的原因。明显地,大科技将是当前危机中最大的赢家。据报道,在美国经济增长下滑32.9%的同一天,即7月31日,亚马逊公布季度利润为52亿美元,销售额同比增长40%。相同的,在疫情期间,谷歌、苹果和脸书的表现都远远好于整体经济。

据花旗银行估计,80%的金融服务业工作可以远程完成。因此,疫情的一个持久影响或许是,许多又或者大多数从事知识经济领域工作的人士将不再需要通勤。此外,最近的一项盖洛普民调发现,在疫情期间在家办公的美国工人中,五分之三希望尽可能地继续远程工作彭博社的一项调查发现,97%的金融分析师、94%的基金经理和80%的交易员计划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在家工作。

即使疫苗最早在2021年被开发和分发,冠状病毒也会对城市造成巨大的破坏。斯坦福大学的尼古拉斯·布鲁姆(Nicholas Bloom) 预计,如果城市移除了先前由知识领域人士使用的办公空间,城市总支出将下降三分之一。财产税和其他收入来源的大幅下降将严重损害市政府提供基本服务的能力。高价值工人的外流将对城市居民产生危险的连锁反应,包括服务员、演员、杂货店以致零售商。这些人员和服务赋予了城市许多特征,而他们的消失会加速城市的螺旋式衰退。

然而,尽管许多主要城市都在衰退,但它们还远未出局。过去,也曾有人预测过超级明星城市的终结,然而他们总是表现出非凡的复原力,包括从流行病和瘟疫中恢复过来。即使在极为不利的条件下,无论规模,城市仍然是最理想的居住、工作和娱乐场所。平均而言,城市居民也比农村居民更健康及富有。尽管各地区正在加速推进远程工作,但城市仍保持着以往的吸引力。

城市将继续成为驱动创新、实验和发明的场所。随着多国现面临第二波疫情,或仍处于第一波疫情当中,市长们正在重新思考战略,以提高可负担性、促进清洁、确保稳定的供应链、生产能源和减少拥堵。正是因为城市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短缺和不断增加的债务,它们将需要利用非凡的创造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其说冠状病毒威胁到城市的生存,倒不如说它可能会在世界一些地区带来更先进、更具包容性的城市化。

无论如何,我们的未来仍然掌握在城市手里。因此,世界经济论坛将其“大重置”倡议的重点放在城市,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也以实现具有复原力和包容性的城市,作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中心。对城市领导人来说,当前的任务是开始投资微出行和步行化计划,同时测试新的城市设计模式,包括用更健康的可再生能源改造建筑和公共空间。这场流行病向我们表明,若要确保健康的人口,则需要重塑社会。城市就是这个进程的起点。

Translated by Siow Jing Yi, Intellisia Institute

https://prosyn.org/vU5A0OC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