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 a time when democracy is under threa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incisive, informed analysis of the issues and questions driving the news – just what PS has always provided. Subscribe now and save $50 on a new subscription.
To have unlimited access to our content including in-depth commentaries, book reviews, exclusive interviews, PS OnPoint and PS The Big Picture, please subscribe
Although AI has great potential to bring exciting changes to education, art, medicine, robotics, and other fields, it also poses major risks, most of which are not being addressed. Judging by the response so far from political and other institutions, we can safely expect many years of instability.
offers a brief roadmap of how the technology will evolve and be deployed over the next few years.
Despite Donald Trump’s assurances that he will not seek to remove Federal Reserve Chair Jerome Powell, there is little doubt that the US president-elect aims to gain greater influence over the Fed’s decision-making. Such interference could drive up long-term interest rates, damaging the American economy.
worries about the incoming US administration’s plans to weaken the central bank’s independence.
Log in/Register
Please log in or register to continue. Registration is free.
发自剑桥——随着当前西方主导的对俄制裁为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日益显现,这是否也预示着我们与中国贸易和金融决裂后的状况?情况或许如此,但许多关于全球化净收益的学术研究表明,对华制裁或中美经济纽带断裂所产生的量化影响(至少在中长期内)可能比人们预想中要小。
这对美国和中国来说都是如此,因为双方都是庞大且相对多样化的经济体。因此虽然与中国经济决裂对美欧的伤害可能小于预期,但对华制裁也可能不如对俄那般有效。
如果想了解相关影响的大小,我们可以用欧洲当前围绕限制俄罗斯天然气进口的争论来做参照。欧洲政策制定者们犹豫不决的态度使人感觉切断俄罗斯能源供给(欧洲约35%天然气由俄方供应)似乎会使欧洲大陆陷入一场洪水猛兽般的衰退。但一些严谨的学术研究——包括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家戴维·巴卡伊(David Baqaee)及其合著者的研究——则估计这项措施对尤为依赖俄国能源的德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远低于其GDP的1%,就算在极端情境下也只有2%。
与许多关于全球化收益的类似思维实验一样,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一个经济体灵活性、替代来源(德国可以利用储备和美国液化天然气)以及各项偏好粘性的假设。欧洲可以动用自身天然气储备和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因此也有时间去实施调整,而且从长远来看不依赖俄罗斯能源的成本也确实较小。
在这方面欧洲中央银行使用了一个非常不同的研究方法,但也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虽然这两项研究都承认其中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而且政策的影响也很大:一个全欧天然气资源共享机制可以减轻压力。但既然人们认定切断俄罗斯能源的实际经济影响如此之小,那欧洲当前为何不愿意这样做呢?
也就是说,去全球化的影响——就跟全球化的影响一样——往往不是平均分布的。欧洲的谨慎很可能与那些受俄罗斯能源禁运影响最大的地区和行业委派的游说团体施加的压力有很大关系。
HOLIDAY SALE: PS for less than $0.7 per week
At a time when democracy is under threa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incisive, informed analysis of the issues and questions driving the news – just what PS has always provided. Subscribe now and save $50 on a new subscription.
Subscribe Now
中国显然跟俄罗斯不是一个量级。其经济规模是俄罗斯的十倍;在过去三十年间它已晋身为全球贸易和金融中心。作为制造业中间投入品的关键供应商以及亚洲供应链的最后一环,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世界工厂。而作为一个进口国,中国当前在从基本商品到欧洲奢侈品等领域的地位甚至比美国还重要。
中国拥有超过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也是美国国债的主要持有者。它的储蓄和投资组合偏好长期以来都是当前极低利率环境的主要促成因素。因此如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突然迫使中国(或许与包括俄罗斯和伊朗在内的其他专制国家一起)陷入经济孤立,那么全球产出难道不会暴跌吗?
有趣的是,经典的贸易和金融模型并未推导出这种灾难性结果,至少在中长期内没有。比如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就算出现受对华贸易减少影响极大的全球价值链脱钩,美国的损失也仅相当于其GDP的2%,对中国来说成本或许更高,但仍然只相当于该国GDP的几个百分点。
在金融全球化方面也有大量研究文献,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对国际贷款和投资的开放通常会对一个国家有利,但其收益在数量意义上要比人们预期的要少,特别是在那些监管薄弱的地方。
我们可以通过假设去全球化将导致消费者可获取商品种类急剧减少,当地垄断供应商提价,以及经济中“创造性破坏”减少来得出中美经济决裂影响更大的结论。但如果要证明贸易制裁对美国或中国的影响会像对俄罗斯这个规模更小、多样化程度更低的经济体那样严重,那可不容易。
而更微妙但也许同样重要的是,全球金融压力有时甚至可以迫使专制政府采纳更好的政策和体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就是一个主要例子。在俄罗斯于2014年非法吞并克里米亚之后,对全球债券市场对相关制裁的反应感到忧虑的普京总统显然不愿意解雇中央银行行长埃莉维拉·纳比乌琳娜(Elvira Nabiullina)——当时她为了对抗通胀而将利率提高到了令人痛苦的水平,并在这一事件中被广泛视为阻止金融危机和违约的功臣。俄罗斯中央银行的地位因此得到了极大提升,据传纳比乌林娜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提出辞职,却被普京挽留了下来。
尽管确实难以证明这一点,但我的最佳猜测是过度去全球化可能极易导致灾难性影响,特别是在破坏创新和活力方面。但许多学术研究估计中美经济断裂带来的量化影响要小于预期。不过这只是理论上的,最好不要去测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