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gner14_anand purohitGetty Images_sustainabilityfinance anand purohit/Getty Images

谁为气候变化买单?

沙姆沙伊赫—如果说某个问题占据了今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的核心,那就是资金。各国代表、气候活动人士以及越来越多的私营部门参与者正在探讨谁该为气候变化买单,以及以何种方式。

对资金的关注已经过时。尽管每年的气候谈判最终均关乎减少温室气体污染,但实现向零净排放经济的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同时,人们还需要适应一个平均温度及海平面升高、极端天气日益频繁、严重以及燃烧化石所产生的其他一切昂贵代价的世界。

自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第1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以来,“1000亿美元”就成了这场辩论中的一个关键数字。这是全世界先进经济体承诺到2020年每年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数字。但人们始终不清楚这一目标只包括公共资金,亦或公共和私人资金均包括在内。尽管全球南方多数国家将之解读为承诺提供的公共资金,但绝大多数全球北方国家却更乐于接受范围更广的定义。气候政策倡议一项被广泛引用的研究显示,如果我们采用后一种观点,那么富裕国家在2011年就已经开始每年提供970亿美元的气候融资。

但在做出2009年承诺13年后,尽管所有人都意识到,全球能源转型每年需要数万亿而非数十亿美元,但鲜有人会犯下混淆公共和私人融资的错误。去年召开格拉斯哥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之前,联合国气候行动及金融特使马克·卡尼曾得出结论,至少需要100万亿美元的外部投资,“才能有效推动未来30年的可持续能源建设。”而且国际机构咨询公司银行围绕这一数字意见相当一致。大量私人支出需要从投资化石燃料转向低碳基础设施、能源和交通。

但这并不能免除政府的责任。公共资金在以必要速度和规模引导私人资金方面发挥着杠杆作用。美国最近颁布的通胀削减法案、两党基础设施法案以及芯片和科学法案都是上述杠杆发挥作用的实际例子。其背后的理念是约5,000亿美元的政府投资将鼓励数千亿美元私人资金的流入。但尽管这些资金(和其他地方的类似政策)有可能启动全球清洁能源竞赛,但所有公共投资和绝大多数私人投资都将集中于国内。这并没有解决全球南方国家的资金匮乏问题。

全球现状也适用于类似的模式。由于每年的国外直接投资令发展援助相形见绌,因此,无论政府承诺采取何种举措,削减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污染的绝大部分资金均将来自于私人领域。释放这些资金将需要气候谈判代表所谓的“创造性”解决方案,这意味着,“我们知道还需要更多资金,但这些资金不能由我们来提供。”

Subscribe to PS Digital
PS_Digital_1333x1000_Intro-Offer1

Subscribe to PS Digital

Access every new PS commentary, our entire On Point suite of subscriber-exclusive content – including Longer Reads, Insider Interviews, Big Picture/Big Question, and Say More – and the full PS archive.

Subscribe Now

因此,美国气候特使约翰·克里来到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出了利用碳信用来填补部分融资缺口的提案。按照这样的方法,富裕国家和企业削减其自身污染及承担他人削减污染的费用均可获得一定的积分。

这样的想法并不新鲜。美国在1997年京都第三届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之前就已经提出了类似的方案。当时,包括欧盟在内的绝大多数全球其他国家都表示反对。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欧盟现在却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碳市场,而美国则恰恰相反,除了加利福尼亚和东北部的十几个州以外。时至今日,从国家层面,迫使污染者为其碳污染买单在政治上依然不可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乔·拜登总统政府将重点放在了花钱协助国内能源转型,而这也是克里提出自愿碳信用体系的原因。

碳信用,尤其是自愿碳信用,不应成为企业和国家以有意义的方式减少其自身污染工作的替代品。首先,碳信用系统本身就很成问题。尽管加利福尼亚碳市场每年交易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碳信用,但该系统也允许约4亿美元明显欺诈性森林补偿被计入其中。如果加州强制市场在执行规则方面面临如此大的困难,那么,试想一下会有多大问题困扰自愿全球体系。

美国和其他富裕的污染大国仍有责任提供比目前规模大得多的直接资金援助。这既需要无条件协助穷国适应气候变化,也需要出资帮助他们减少其自身污染。德国和奥地利分别承诺为最脆弱国家提供1.7亿欧元(合1.75亿美元)及5,000万欧元的资金援助,上述两国在该领域所发挥的领导作用值得称赞。而美国、欧盟和德国承诺在埃及投资5亿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建设是明智的举措(尽管此举所释放出来的天然气似乎还有可能出口到欧盟)。但鉴于上述金额均以数百万计,它们距离实现目标的差距仍需以数量级来计算。

将数十亿急需的资金援助与数万亿私人资金流挂钩显然有道理。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协助为全球南方引导数以万亿计的私人投资。“创造性”解决方案应侧重于降低私人投资者的贷款和投资风险,由富裕政府和多边基金提供贷款担保和其他保障,从而协助降低主权信用和其他风险。

碳信用制同样可以在协助扩大急需的投资方面发挥作用,但前提条件是自愿碳信用仅仅被视为让污染者为削减其污染买单的垫脚石。最终,真正重要的是在全球清洁能源革命背后聚集更多的动力。如果允许富裕企业吹嘘其绿色证书意味着它们将为全球南方获取更多清洁能源出资,那就不是一件坏事。通常,不过于在意功劳究竟算在谁的头上是确保完成必要工作的最佳方式。

https://prosyn.org/riwzvSL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