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clear protestors Jeremy Sutton-Hibbert/Getty Images

即将到来的禁核条约

普林斯顿—3月27日,联合国将开始关于国际禁止核武器条约的谈判。这将是标志着人类生存风险时代结束的开始的里程碑。

这一天迟早要到来。从一开始,即使是那些让世界走上核武器之路的人也明白,人类因此面临了致命危险和道德挑战。1945年4月,美国战争部长亨利·史汀生(Henry Stimson)向总统杜鲁门解释,原子弹将是“人类历史上所知道的最可怕的武器。”史汀生警告说,“当今世界的状态是其道德发展跟不上技术进步,它的生杀予夺都掌握在原子弹手中。换句话说,现代文明可能被彻底摧毁。”

不久之后,新成立的联合国明确提出了“拯救子孙后代免受战争祸害”的目标,并将核武器所造成的威胁列为首要工作重点。1946年1月,联合国历史上的第一份决议就呼吁制定“阻止国家装备原子武器”的计划。

苏联在当年6月递交了这一计划。这份如今基本被遗忘的格罗米克计划(Gromyko Plan)包括了一项《禁止制造和使用基于以大规模杀伤为目而运用原子能的武器的国际公约草案》。当时,只有美国拥有核武器,而它选择保持这一垄断地位。但这一垄断没有维持多久。其他国家很快就跟进,迫使人类进入了迄今已有几十年之久的武器开发时期,军备竞赛、扩散和核危机随之而来。

反核运动从此生根,并且用历史学将汤普森(E. P. Thompson)的名言说,开始示威而生(protest to survive)。1961年11月,联合国大会宣布“任何国家,如果它使用核和热核武器,都将视为违反联合国宪章,违反人类法律,视同反人类和文明犯罪。”

随着核武器数量和破坏力的节节上升,甚至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获得核武器,人们开始认识到危险,《核不扩散条约》(NPT)应运而生,从1970年开始生效。“考虑到核武器对全人类所造成的破坏,”NPT开宗明义,“因此,绝对有必要竭尽全力避免核战争的危险,采取措施保护人类安全。”

Secure your copy of PS Quarterly: Age of Extremes
PS_Quarterly_Q2-24_1333x1000_No-Text

Secure your copy of PS Quarterly: Age of Extremes

The newest issue of our magazine, PS Quarterly: Age of Extremes, is here. To gain digital access to all of the magazine’s content, and receive your print copy, subscribe to PS Premium now.

Subscribe Now

在这方面,NPT要求所有签署方“在谈判时要真心实意地相信要在核武器竞赛的萌芽期就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扼杀,也要采取有效措施核裁军化。”美国、苏联和英国签署了NPT。当时仅有的其他两个有核国家法国和中国则逡巡了20多年,直到1992年才加入其中。以色列、印度和巴基斯坦从未在NPT上签字,而朝鲜曾经签字,后来又退出了。尽管所有国家都公开承诺要实现无核的世界,但核裁军谈判从未开始。

没有核武器的国家——它们是绝大多数——不得不“越俎代庖”。它们通过联合国大会要求国际法院裁定核威胁或使用核武器的合法性。1996年7月,国际法院发布了一份参考意见,做出了两个重要结论。首先,“核威胁或使用核武器总体而言违反适用于武装冲突的国际法规则,特别是人道主义法律规则的原则。”其次,“以良好的意愿追求并实现有严格有效的国际控制的全方位的核裁军化谈判,这是一项义务。”

但是,自国际制度的最高法院发布这一裁决20年来,受其影响的国家仍然没有启动“核裁军谈判”。相反,它们纷纷制定长期计划维持、现代化它们的核武库,有的国家甚至扩大了核武库。

无核国家开始通过一系列国际会议和联合国决议采取行动。最终,在2016年10月,负责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投票决定“2017年召开联合国会议谈判有法律约束力的禁止核武器方法,最终完全销毁核武器。”12月23日,联合国大会批准了这一决定,其中113个国家支持,35个国家反对,13个国家弃权。

新决议的精神是简单明确的:“与会各国”应该“竭尽全力尽快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禁止核武器工具,最终完全销毁核武器。”年底就可以完成条约。

九个有核国家最终将面临这场考验。它们会信守裁军承诺并加入条约,还是选择武器,无视国际法和全球社会的意愿?加入条约的无核国家也将面临考验。它们将如何组织起来面对世界体系中选择成为核暴徒的国家?

https://prosyn.org/olX2CJqzh